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发布时间:2007-04-02   浏览次数:2857

1.陆相石油地质研究经过长期研究、探索与实践,我国己建立和发展了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地质特点的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包括含油气区和盆地分类理论、复式油气聚集理论、低熟油理论、煤与煤系地层成烃理论等,形成了与世界海相生烃理论并列的理论体系。  50年来,运用这一理论,已先后发现了大庆湖盆三角洲巨型油田,以及胜蛇、任丘等近30个亿吨级以上的大型油日,东部渤海湾地区找到大批低熟油储量,西部侏罗系地层取得一系列新的发现。
        2.大型非均质砂岩油田开采技术40年来,以大庆油田为代表,我国对陆相沉积大型非均质砂岩油田进行了开发研究  
与实践,形成了五代开采工艺技术,即:以早期注水开发为基础的六分四清自喷分层开采技术;以层系调整为基础的机械采油分层开采技术;以井网调整为基础的综合调整挖潜和低渗、薄层开采技术;以结构调整为基础的稳油控水开采工艺技
术;以聚台物驱为主的三次采油技术。这五代技术为大庆油田在5000万吨以上持续高产稳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3.渤海湾复式油气区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渤海湾地区的胜利、辽河、中原、华北。大港等油田,经过30多年艰苦研究、探索与实践,在多断陷、多断块、多含油气层的多种油气藏类型的复式含油气盆地,总结出一套滚动勘探、滚动开发的方法,即首先采用数字地震查明构造带形志及断块分布,预探井见油后,采用油藏描述技术进行油藏早期评价,并实施滚动开发,把勘探与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扩大含油气面积和储量。通过采用这套技术和方法,在渤海湾地区不断增加新的储量,不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使渤海湾地区原油产量稳定在6000万吨/年左右。
        4、地震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作为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自60年代数字技术革命开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数据采集、资料处理、资料解释到物探装备制造,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部分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我国的地震勘探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八五以来,攻克了全三维处理和叠前二维、叠前三维深度偏移处理技术,研制开发了具有我国独立版权和当代先进功能的GR1SYS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和GR1Station地震资料解释系统,使我国地震勘探技术进一步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钻井工艺技术50年来,我国石油钻并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六五以来,钻井技术主要依靠国产化装备,从喷射钻井,定向井和丛式井钻井到水平井钻井,基本上每隔5年就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在,动用700个钻井队,就能够完成过去1000个钻井队完成的进尺工作量。丛式井、定向井钻井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常规技术,完全掌握了长、中、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实现配套,为塔里木盆地、四川高陡构造钻探提供了技术手段。钻井液、完井液及各种处理剂形成系列,保护油气层技术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又发展了多底井、分枝井、侧钻水平井等钻井技术,
实现了水平井对区块的整体开发。

 6.复杂油气藏开采技术稠油、低渗油等难动用储量是我国油田开发生产的重要组成和主要资源之一,但开发难度大、效益差。经过连续开发和技术攻夫,在难动用储量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以蒸汽吞吐为主的稠油热力开采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系列,目前我国稠油已动用储量8亿吨,年产量达1200多万吨,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稠油生产国。
低渗透油气藏开采,从地质研究、油气层保护到压裂改造和地面流程采用了一系列新的工艺技术,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现在已经动用的低渗透储量达7亿吨,年产量达1300万吨。
        7.油田地质工程建设技术我国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在油气集输和注水工艺流程、油气水处理工艺与设备、特殊油气藏地面工程工艺技术、含硫气田开采集输抗硫防腐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都有了重大进步。特别是以节能降耗为中心的油气密闭集输和常温输送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原油密闭集输率大幅度提高。在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区,采用现代先进的技术装备,开展了大规模的地震勘探、深井钻控和地面建设活动;特别是在塔克拉玛干建成的世界上流动沙漠中第一条等级公路和相应的  防沙工程,不仅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同时也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8.油田生产管理自动化技术油田生产管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随着我国西部新油气田的开发建设而迅速取得
突破的。八五以来,西部开发的新油田,全部采用生产管理自动化技术,从油气井计量、测试、监控到油气集输、处理,实现了无人值守,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东河塘、轮南彩南、都善、丘陵、温米等油田,采用
生产管理自动化技术,创造了人均年产油1万吨、产值千万元以上的高水平和高效益。
       9.炼油化工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炼油化工技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十年,在加工工艺、油品添加剂等方面有了初步发展。随着大庆油日的开发,炼化工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炼油技术以五朵金花为标志,在流化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催化重整工艺术、延迟焦化工艺、尿素脱蜡工艺以及炼油催化剂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获得了突破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炼油技术的发展主要以技术改造为主,围绕降低能耗、提高质量、搞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综合配套技术,在催化重整、减粘裂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石油化工技术伴随着炼油工业而迅速发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引进了先进的化工、化纤、化肥技术及装置,发展了精细化工技术。80年代后,通过自主开发,完善和改进现有技术,石油添加剂的品种、产量逐步提高,添加剂单剂品种已发展到10大类、9个系列、  113个品种,使我国成为世界石油化工大国。
       10.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中国海洋石油技术的发展,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集  成和创新,形成了可进行自营勘探开发的十大配套技术,包括:含油气盆地资源评价;海上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海上油气田完井及延长测试;数控测井与资料分析;数值模拟和油藏评价;海上复杂油气田开采;海上油气田工程设计、建造和安装;海上油气管道铺设以及海洋石油环境条件与预报技术等,一批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突破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石油经济的发展,1998年海上石油产量达到1631万吨,天然气38亿立方米。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办公室电话:029-82339297
  • 邮编:710054
  • 邮箱:shuziyoutian@163.com
  •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26号长安大学东院(研究生院)地学科技大厦11F-02号
关注我们
  • 欢迎您关注长安大学
  • 数字油田研究所公众号
  • 扫一扫了解更多资讯信息
版权所有: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 Copyright © 2012 - 2013 DOICU 技术支持:西安泽瑞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