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十大科技人物评奖看国家科技前沿——数字油田研究所科技述评
发布时间:2014-12-31   浏览次数:1512

1、新闻报道

据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 (记者 李金磊)报道, “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评选结果于24日揭晓,袁隆平等10人当选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并与2014年12月30日晚在中央4套举办科技盛典。

此次推选活动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联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举办。

经过三轮评审,活动推选委员会从84名有效候选人物(含个人和团队)中,评选出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和三大“科技创新团队”。其中,曲道奎、王坚、贾利民、邓中亮、舒跃龙、张红文、袁隆平、李兰娟、乔杰、戴建武当选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国防科技大学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团队荣获三大“科技创新团队”。

2、获奖人和团队简介

曲道奎

他带领的团队,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88项第一,研发的机器人遍布全球15个国家。2014年,他首创了40吨“重载双移动”机器人系统,又以20千克大负载真空机器人领先全球。他和他的团队用满满的创新自信,书写着中国机器人发展的新篇章。

王坚

他领导计算机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中国人自己的云计算核心技术——“飞天”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2014年,中国的云计算触发了金融、民生、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的变革。

贾利民

2014年,由他参与组织实施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在华夏大地飞驰;由他主导的高速列车“普系化”技术平台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他和中国的高铁科技团队,以世人注目的速度打造出一张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邓中亮

2014年,他领衔“羲和”系统导航定位技术,使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室内一米;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全国16个省和3100个大型商场、场馆,赢得18个国家的采购订单。他助推北斗,随梦前行,构建“天地一体”。

舒跃龙

他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流感监测网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并通过研发诊断试剂成功防控了疫情。2014年,他又发现感染人类的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H10N8。

张红文

他主持我国巡航导弹的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项目研发工作,技术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反舰巡航导弹跻身国际先进行列,2014年他和团队在巡航导弹的突防技术方面又取得新突破。十年攻关路,矢志报国情,巡航导弹成就航天强军梦!

袁隆平

2014年,他和团队选育出的超级稻良种“Y两优900”在湖南的4个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历经17年,他带领团队用超级稻创造了地球上水稻大面积连片种植产量新纪录,他的“禾下乘凉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李兰娟

科研人生,守护生命,只为摘掉中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她创建了新的人工肝系统,有效降低了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2014年,她进入“感染微生态”全新研究领域,为全球肝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乔杰

她建立了首个人类女性个人的遗传图谱,并在2014年将新的单细胞扩增技术成功应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让患有先天遗传缺陷的夫妇拥有了健康的孩子。

戴建武

2014年7月17日,世界上第一例应用再生材料修复子宫内膜技术诞生的婴儿在南京呱呱坠地。新生命的降生见证了他和他的团队在再生医学产品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上,有了重大进展,实现了组织器官再生的梦想。

国防科技大学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

2014年,他们连续开展高性能计算应用研究开发,第四次登顶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为国家多领域重大科学研究和多行业应用做出巨大贡献。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

2014年11月,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验证了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相关的关键技术,为全面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团队

他们劈波斩浪,航行六万海里;他们打破了新建科考船从下水到完成设计科考能力2到3年的世界惯例,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科学考察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3、分析

在2014年十大科技人物获奖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前沿,在10个人物与3个团队中,我们看到了上天、入海仍然在我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个人中有北斗定位与巡航导弹,在团队中有探月工程与海洋科学考察,共占4席。其次,生物遗传技术也是主力军,在个人中有水稻育种、遗传图谱、再生材料,人工肝,共占4席,而在电子信息领域,有个人的机器人、计算机云计算和团队的银河高性能计算,其余则为高铁与流感监测网。根据这些统计分析,给我几点启示:

1)科学研究无止境。我国航天技术与袁隆平的水稻育种,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坚持、追求、创新发展,多少年来科学研究不断,创新不断。袁院士的“禾下乘凉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2)国家主导与需求导向非常重要。这几年国家在航空航天及海洋科考上下的功夫很大,因此,这几年来上天入海奇迹不断。当然,与领域科研人员艰苦卓绝地的追求也是分不开的。

 3)数字油田还需努力。国家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但是,尽管出现了在速度上超国际一流的高性能的银河计算,但在民用上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数据工程与数据科学方面我们其实很差。这几年在云计算、苹果、操作系统等方面,我们在国际上能占的份额很有限,马云很有钱,不是他的技术多先进,而是他抓住了、占着了中国人多、消费能力强的优势。特别是我国在油气勘探、数字化技术上创新技术还很少,由于油田以前从来都盯住国外,不重视国内,从而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数字油田,仰望星空,追求真理,一定要加快努力与发展。

点击下载全文:从2014十大科技人物评奖看国家科技前沿——数字油田研究所科技述评.rar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办公室电话:029-82339297
  • 邮编:710054
  • 邮箱:shuziyoutian@163.com
  •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26号长安大学东院(研究生院)地学科技大厦11F-02号
关注我们
  • 欢迎您关注长安大学
  • 数字油田研究所公众号
  • 扫一扫了解更多资讯信息
版权所有: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 Copyright © 2012 - 2013 DOICU 技术支持:西安泽瑞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