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油田建设:油田上下100年,下一个100年我们必须也要赢
——写给中国油气田科学家们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0-08-14   浏览次数:1469

尊敬的油田科学家们,您好!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关于“油气田的科学家们”。其实,我并不知道石油类到底有多少类科学家,但平时听到的有地质家、勘探家、油气藏专家等。可是,我今天偏偏提出了“油气田科学家”。

油气田科学家,是指在油气田领域专门从事油气田综合研究的专家或科学家们,估计今天还没有,暂且把石油行业所有从事勘探开发生产等专家们的集合,泛称油气田科学家吧。

其次,我要说明一点的是,关于“油田上下100年”。所谓“上下100年”,是指我国石油事业发展以来和未来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关于以来,有两种起始点:一种是按照1878年,我国宝岛台湾苗栗采用机器钻井方式钻凿成功第一口油井算起;另一种是按照1905年,清政府创办“延长石油官厂”,1907年我国陆上81m完钻打出第一口油井算起,该井被称为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史称延一井。

那么,哪一种更好一点呢?我认为还是按照陆上算起为好。因为,“延长石油官厂”现在仍由“延长油矿管理局(延长油田股份制公司)”延续着,2005年探明储量达51136x104t,原油产量近1000万吨,是我国唯一的“百年油田”。

由此,我们将1905-2005年称之为“上一个100年”,将2005-2105年称之为“下一个100年”,如下图所示。


▲ 中国油气田上下100年


下面我们就聊聊我国油田上下100年的事。


上一个100年,我们绝对赢了,不过我们打了100年。

为简便论述,我们将上一个10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5年-1959年,共用了55年;

第二阶段:1960年-1992年,共用了32年;

第三阶段:1992年-2005年,共用了13年。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

因为,我们用了55年,一直在“刀耕火种”中探索前行。例如,从1903年于彦彪等在延长研究石油与开发石油;到1921年翁文灏、张人鉴等科学家发现玉门油田与开发油田;再到1942年黄汲清、杨钟健、程裕淇等一大批科学家发现了新疆独山子油田,到1949年全国解放后,我国仍然戴着一顶“贫油国”的大帽子,而最终让我们甩掉“贫油国”帽子的是1959年前后的石油大会战,我们发现了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终于宣布了将“贫油国”的帽子甩到了大西洋。这是第一阶段。

1960年,我国全面开始石油大会战,之后陆续发现了华北、胜利、辽河、四川等多个油田。1978年,我国原油年产量达到1.0X108吨,1993年,仅大庆油田一个企业年产量就达到5590.19x104t,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是第二阶段。

1992年是一个重要节点,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一次石油行业的大调整与改制,就是撤部实施公司化管理运行,到2005年,我国“三桶油”陆续成型,油气产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数字油田自1999年由大庆油田提出,到2005年有了初步的认识,开始走入从概念到落地的最重要节点。这是第三阶段。

在这个100年中,有多人仁人志士,有科学家如李四光的“中国构造体系”、翁文波的“翁氏旋回法”,有老革命家余秋里、康世恩,老英雄王进喜等为此终生奋斗,还有更多的科学家们仍然在不断地拼搏奋斗中。

据自然资源部最近公布的数字,我国2019年全国石油产量为1.91亿吨,天然气产量为1508.84亿立方米,连续9年超过千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153.84亿立方米,地面开发煤层气产量为54.63亿立方米。

由此可见,在“上一个100年”中,前60年是探索发展,后40年是突飞猛进,我们的石油事业是成功的,是在全体石油人和所有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打赢了这一仗。

 

下面我们看看“下一个100年”,为简便起见,也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2025年,共计20年;

第二阶段:2025-2049年,共计25年;

第三阶段:2050-2105年,共计55年。


对于下一个100年,现在的人们存在很多忧虑:

1)“化石能源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新能源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机器人(用电)大力发展”,大有在很短时间内化石能源被替代和完全退出历史的可能性。

2)“石油不可再生”。很多油田产量在逐年下降,我们的油田还能生存多久?

3)“石油人出路在哪里?”。这些事的确存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走着走着,一声招呼也不打岗位就没了。

其实,大家不必那么顾虑,也不需要这么悲观。现在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

从“下一个100年”看,前20年我们基本走完了,已开始进入“十四五”规划期的5年,也是我们第一阶段20年中的5年。现在可一目了然,我们干的不错,油气资源发现的很好,产量相对稳定,油气需求旺盛,相信在“十四五”期间我们会发展的更好。这是第一阶段。

当我们进入第二阶段时,是在2025-2049年,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25年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到,油气资源仍将是主力能源,任何能源都无法取代。因为,我国的人口大约发展到16亿,能源消费估计要突破8亿吨。由于工业化大发展,“双循环”经济使能源需求只会多,不会少。

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的55年,当然我个人不敢预测。但是,对于未来我们应该充满信心。我国的制度优势、工业体系优势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优势尽显,在“下一个100年”中,我国发展只会更好,化石能源即使被新能源超越,但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同样必不可少。

结论:下一个100年,我们的油气田仍然需要开足马力地生产油气。


这里,我们可以对未来形势,略略做点研判。

第一,我国所有油气田企业总共年产量才1.91亿吨,而我国有14亿人口,年需求量近5.0-6亿吨,目前对外依存度超过70%。到2049年,估计有16亿人,而我们的能源需求量预计将会超过6-8亿吨(当量),超出的部分到哪里找?

第二,我国大大小小几十个油气田的年产量才1.91亿吨,而据前两年统计报表公布,我国油气从业者大军约有300余万人,我们的生产者与油气产量比相当低,低的可怕。这么低的总产量,这么高的人工成本,油气田企业怎么办?

第三,国际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将会彻底改变世界,以能源为生命线的所有工业与生活体系都会受到冲击。目前国际上对于油气田企业发展,页岩油气革命改变了油气供给格局,能源转型弱化了油气需求预期,环保压力影响企业经营,等等。怎么办?

确实,这些都是问题。目前油气田企业在国外各种招数全部用完,如裁减人员,降薪降本、出售资产,兼并组合,强强联合,等等,都无法解决面临的困境。

但是,现在我们国内要走出这一步,唯一的办法就是建设数字、智能与智慧油气田。当然,有人说我们建了多年。是的,20年,然而我们都没有做到位。数字化,关键在于“数”,不是“字”,我们没有做好,做到位。智能化,关键在“能”,不在“智”,可是我们多少人都仅仅盯住“智”。智慧化,关键在于“慧”,不在“智””,我们偏偏盯住“智”不放。

总的问题,就是我们油气田科学家参与太少,甚至都没有参与。


未来的“下一个100年”,一定是“数据强国”战略的100年。我们现在有军事强国、经济强国、科技强国,而未来主要是“数据强国”,这是唯一的出路。油气田就是数据的油气田,油气资源发现就是数据的发现,没有数据,哪有油气田?

所以,我们要动员所有的油气田科学家们,必须要高度地重视起来,我们的专业确实很重要,但是未来数据强油田,数据强企业更加重要。我们必须要做到数字生产数据,智能分析数据,智慧强化数据,彻底改变油气田的业态和经济形态。未来的油气田,就是一个“简单、无人、美丽”的油气田。

为此,我想给各位科学家们,包括领导者们提点小意见,是我的个人意见。

第一,希望不要拒绝数字、智能与智慧油气田建设。事实证明,传统技术与方法确实很难再改变油气田的业态与经济形态现状了,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建成智慧油气田。

第二,希望改变态度。我们的杂志为什么不给发论文?影响因子就那么重要吗?为什么不给数字化专业口人评职称(划归信息口是不对的)?系列设置就不能与时俱进吗?为什么不可以独立科学报奖(无处归口),数字、智能、智慧油气田难到不是科学吗?请思考。

第三,希望拥抱油气田科学家。我坚信未来油气田只有“数据科学家、油田科学家和CEO”,他们必须是懂油气资源、懂油气田、懂数据科学与技术,能将“全数据、全信息、全智慧”同油气田业务融合,彻底地改变油气田业态与经济形态的人们,这是一个大科学。


对此,我们所有的科学家们,是否我们可以这样预测一下:

1)数字、智能化、智慧油气田建设,在油气田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事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会利用数据做大事的一个油气田工程,前所未有。

2)数字、智能化,智慧油气田,不是信息化,它是人类历史以来在油田形成最伟大的新型企业模态,智能经济形态基本形成。油田数据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智能与智慧成为一个学科,培养专门的人才。

3)未来油气田,即“下一个100年”中,油田企业将会剥离很多专业作为第三方,如生产数据专业化,而不再是技术专业数据从属化,石油领域内很多专业公司都是数据生产者,油田企业只认高质量的数据,不太关心你的技术与设备有多强。油气田科学家只从事给数据赋能,让数据工作,使数据聪明,让油气生产过程简单化,不太关心装备、设备与油藏构造多么复杂,关注资源与产量仍然是主题。

不管怎么说,我们国家的油气田在上一个100年中,科学家们为了发现油气资源,开发大油田,呕心沥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就了我们的“上一个100年”。对于“下一个100年”,所有的科学家们一定还在努力奋斗着,要坚决打赢攻坚战。但是,时代不同了,数字、智能与智慧油气田的出现,将会需要更多的数字、智能与智慧油气田的科学家们,人们正在期盼。

最后,我坚信我国油气田在“下一个100年”,一定会赢,必须要赢。2049智慧油气田一定建成,油气田数据科学家与油气田科学家+CEO将会成为主力军。

 

                 长安大学智慧油气田研究院   高志亮

2020年8月10日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办公室电话:029-82339297
  • 邮编:710054
  • 邮箱:shuziyoutian@163.com
  •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26号长安大学东院(研究生院)地学科技大厦11F-02号
关注我们
  • 欢迎您关注长安大学
  • 数字油田研究所公众号
  • 扫一扫了解更多资讯信息
版权所有: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 Copyright © 2012 - 2013 DOICU 技术支持:西安泽瑞通信有限公司